砀山:薪火相传五百年 唢呐奏响“万家乐”
日前,在砀山县关帝庙镇阚寨村村民王新领的家中,传来一阵阵嘹亮清脆的唢呐声,原来是王新领正给乡亲们义务表演唢呐,5名乐手演奏劲头十足,中间吹奏唢呐的演员就是王新领。
“我是砀山唢呐非遗传承人,在农闲季节,趁乡亲们吃过晚饭较为清闲,我们就在家里吹奏唢呐,一是通过训练研讨,提高唢呐演奏技巧;二是把乐声献给乡亲,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王新领说。一曲砀山唢呐传统经典《叫句子》将“吞、尖、拔、憨”的绝技演绎得淋漓尽致,乡亲们听得津津有味,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砀山县最出名的是驰名中外的砀山大酥梨,其次当数砀山唢呐。2011年5月,砀山唢呐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3岁的王新领是土生土长的砀山人,长得敦实,说话声如洪钟,铿锵有力。他接着说:“我曾祖父、祖父都是当地有名的唢呐艺人,世代相传,我这一代也拿起了‘传家宝’唢呐,为群众吹奏唢呐乐音。” 国际财经网
谈及学习唢呐的经历,王新领自豪地说:“我6岁就痴迷唢呐演奏,经常默不作声地跟在爷爷身后,默记着吹奏的手势和嘴型,自己偷偷练习吹奏。硬是靠着模仿,我在8岁时就能演奏十几首曲目。爷爷很高兴,就用心教我,让我长大后继承祖业。我12岁在全县唢呐艺术大赛中,就获得少年组一等奖。”
经过几十年潜心琢磨,王新领不仅继承了祖父“吞、尖、拔、憨”与“揉、顶、借、代”的绝技,掌握了唢呐演奏的传统技法和许多优秀的唢呐剧目,还独创了自己特有的大气恢宏的王氏唢呐风格。
王新领说:“为了演奏独特的乐声,我把唢呐揿子的长度缩小约5毫米,内径和喷口均扩大约3毫米,芦苇哨片加宽约2毫米,使音质更加浑厚洪亮,听起来恢宏激越,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形成了我们王氏唢呐的独特韵味。” 商业资讯网
在“2009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现场,金碧辉煌的央视大舞台上,王新领带领砀山农民唢呐队演奏的一曲《快板笛绞》赢得了满堂喝彩,成为唯一一支“杀入”半决赛的农民唢呐队。著名音乐评论家田青先生说:“你们的演奏又有味儿、又有劲儿,我们为之一振,听着过瘾,也为那些专业院校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你们的表演,了不起!”站在领奖台上,领奏王新领的“唢呐王”大名不胫而走。
王家唢呐代代相传,串乡村,走城市,吹遍了四乡八村,吹遍了邻近几省,曾多次到北京等大城市演出、比赛过。如今,王家班成员已达30人,拥有演出车7台,每年演出近300场,成为活跃在城乡演出市场的一支演出大军。王新领也靠着一技之长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国内动态网
除了王新领,砀山县其他的唢呐新秀也取得了突出成绩,他们表演的砀山唢呐节目在国家、省、市等各种文艺演出比赛中荣获30多个奖项。2012年10月24日,由砀山农民张团结和王宝山二人组成的砀山唢呐“乡音组合”,代表安徽省参加2012年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在传统民间器乐类决赛中,荣获全国第三名。两位梨农演奏出原汁原味的家乡小调——唢呐曲目《梨乡情》,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让主持人直呼是“最接地气儿的声音”。2013年12月,由联合国电视中文台和中国艺术家协会在北京联合举办的UNTV2014全球新年联谊会上,砀山农民表演的唢呐节目《叫句子》被授予“中华文化突出贡献奖”。
2014年5月17日,第十届美国亚裔节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代表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砀山唢呐”受邀参加美国亚裔节开幕式演出。砀山农民王新领、闫华、张团结和王宝山等组成唢呐乐队,演奏了传统唢呐曲目《凡字调·叫句子》和现代曲目《普天同庆》。婉转、悠扬、嘹亮的唢呐音乐,征服了全场观众,合着音乐,现场观众欢呼雀跃、载歌载舞,把庆祝活动推向了高潮。砀山唢呐艺术的魅力让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获得美国观众热捧,砀山唢呐节目被授予“最佳音乐奖”。此次活动让美国观众了解了中国唢呐的精髓,展示了砀山唢呐的独特魅力,有力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2014年12月31日,砀山农民表演的唢呐节目应邀赴北京参加联合国中文台和中国艺术家协会举办的“2015全球新年联谊会”,砀山唢呐节目被授予“中华文化突出贡献奖”,砀山县被中国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唢呐之乡”。2015年5月,在香港举行的“中华中老年体育舞蹈(香港)国际艺术节”上,砀山唢呐音乐舞蹈节目《锔锅》获得金奖。
说起砀山唢呐,不得不说砀山唢呐的领军人物蒋法杰。今年76岁的蒋法杰家住砀城镇蒋营村,一生酷爱唢呐,在砀山县名气很大,无人不晓,谁家遇到红白事,都以能请到他演奏唢呐为荣。
“我父亲蒋文学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民间艺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受父亲影响,我从小就喜欢民间艺术。我11岁拜唢呐名家陈玉兰为师,由于有一定的吹奏根基,再加上学习刻苦,很快脱颖而出,13岁就能独自演奏。苦练五年出师后,我仍觉得所学不够,又跟从师爷张连生学习。师爷见我学习用功,而且具有文艺天赋,就把全身技艺毫不保留地传给我。” 娱乐新闻网
谈起师爷张连生,蒋法杰满脸恭敬和自豪:“我师爷张连生是全国著名的‘唢呐状元’。1953年,他带着我师父陈玉兰等人参加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和当地政府、群众演出100多场。1958年,他代表安徽省参加华东局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民间文艺汇演,以一曲优美的唢呐曲《百鸟朝凤》和一首自创的‘把攥子’《锔锅》技压群芳,夺得民间器乐的最高奖项一等奖,并在上海录音出版了一张留声机唱片专辑。之后,他又在北京怀仁堂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表演唢呐技艺。”
经过10年的艰苦学习,在继承了师爷、师父传统吹奏技巧的基础上,蒋法杰又创造出了新的吹奏技巧和方法。为突出演奏效果,他在演奏过程中加入一些民间戏法绝活,如吃火、吐彩纸、漱獠牙、扮金刚、火烧葡萄架等绝技表演,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他组建自己的唢呐艺术团,频频到各地演出,逐渐打出了自己的名气。
1992年,蒋法杰参加全国“朱载堉杯”唢呐大赛,吹奏《欢乐曲》和京剧《沙家浜》选段,获国家二等奖;2000年,他代表安徽省参加在山东威海举办的“全国首届中老年广场舞蹈大赛”,吹奏唢呐舞蹈曲获国家一等奖;2002年他代表安徽省参加在昆明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国舞蹈节”,吹奏唢呐舞蹈曲获国家级一等奖。全国著名唢呐表演民间艺术家蒋法杰,以其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风格,成为砀山唢呐艺术界的领军人物。
为使砀山唢呐顺畅传承,2012年3月,砀山县成立砀山唢呐传习所。作为砀山唢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蒋法杰,义不容辞担任传习所负责人,并深入开展砀山唢呐继承发展和创新等传承活动,成为砀山唢呐界一位德高望重的唢呐传承人。 经济新闻网
他摒弃门派偏见,广收门徒,只要是慕名来学的,他都认真传授,现已有20多名徒弟出师,并各自创建了唢呐艺术团,领班演奏唢呐技艺。蒋法杰说:“由于门派偏见的局限,以往砀山唢呐曲目都是老艺人口传心授,没有曲谱,全靠个人悟性揣摩,学起来很受限制。我把传统的和自己创新的曲目,细心谱成曲子,记录下来,并印刷成册;我一首首亲自吹奏,请专业人员刻录成光盘,每个徒弟送一份,让他们潜心学习。活到老唱到老,吹吹打打一辈子,我要把终生所学传给下一代,让唢呐艺术传承下去,名扬海内外。”
据悉,改革开放以来,砀山唢呐艺术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既有陈玉兰、尹明山、李希文、王福荣、蒋法杰等全国著名唢呐表演老艺术家,又有王新领、闫华、王宝山、张团结、单古君等一大批唢呐演奏后起之秀,其中女子唢呐演奏员也占有一定比例,成为砀山唢呐队伍里一道亮丽风景。近年来,砀山县唢呐艺术团像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全县共有100多家,专业人员1000多人,演奏人员达上万人。从宿州市到安徽省直至全中国,知道砀山酥梨就知道砀山唢呐。
“唢呐,俗称喇叭,砀山人称之为‘大笛’。”谈及砀山唢呐的发展历史,砀山县文化馆原馆长黄世东说,据考证,约在公元3世纪唢呐由古代波斯传入中国;到了明朝正德(公元1506年)年间,唢呐成为砀山县极为盛行、很受群众欢迎的吹奏乐器;经过500多年的发展,若干代唢呐艺人口传心授,植根底蕴深厚文化土壤中的砀山唢呐,演奏技巧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盛开在黄河故道上的一枝奇葩。
砀山唢呐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演奏流派众多,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从唢呐前辈蒋法杰到唢呐后起之秀王新领,让人感受到几百年历史的唢呐在砀山人心中已经成为有灵性、有生命的象征,薪火相传的艺术接力也使唢呐成为砀山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砀山人非常看重唢呐,视唢呐为‘神赐之礼器’。”黄世东说,“砀山人的一生总是与唢呐相伴左右:婚嫁礼仪要唢呐祝福,升迁庆寿要唢呐捧场,立功送喜报要唢呐庆贺,老人仙逝要唢呐送灵……与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为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砀山唢呐由于颇有市场,薪火相传十分顺畅,开枝散叶蔚为壮观,时下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学习唢呐,砀山唢呐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砀山唢呐如何传承和发展?”
据砀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李超群介绍,砀山县重视发展砀山唢呐艺术事业,不断加强保护、培训和传承。打造新的载体和平台,成立“砀山唢呐传习所”,对农村唢呐艺术团进行技艺指导;指定专人对传统曲牌进行挖掘,对濒临失传的曲牌进行系统整理、规范和拯救;不定期开办唢呐艺术培训班,请省内外知名的唢呐艺人传授演奏经验;规范传统优秀曲牌,改变民间艺人之间存在的门派观念;创作新的曲牌、曲目,并重点培养后继传人,让唢呐艺术在黄河故道上绵绵不绝;不断提高唢呐的演奏水平,冲击更高层次的艺术殿堂,把独具特色的砀山吹打乐推向新高度,让砀山成为著名的“中国吹打乐之乡”。
砀山唢呐风流500年,“吹”出悠悠古韵。植根于梨都砀山沃土的唢呐艺术,赋予了唢呐艺人艺术的生命,它特有的神韵闪耀着更大的魅力,将在黄河故道上生生不息、香飘万里。(李艳龙)
下一篇:暂无
- 砀山县烟草专卖局:“四字诀”提升基层队伍“软实力” 2023-11-10
- 砀山县朱楼镇:多办实事暖民心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2023-11-10
- 砀山县烟草专卖局“三点”发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2023-11-10
- 砀山县司法局:联合开展普法宣传 共护三省边界安全 2023-11-10
- 砀山县砀城镇:“四员”培训全覆盖 食品安全牢记心 2023-11-10
- 砀山县砀城镇:人大代表勤监督 当好安全“宣传员” 2023-11-10
- 砀山县朱楼镇:开展警示教育 筑牢廉洁防线 2023-11-10
- 砀山县朱楼镇:“庭院经济”快发展 建成增收“大风景” 2023-11-10
- 砀山县朱楼镇:知识测试“大练兵” 以考促学助振兴 2023-11-10
- 砀山县砀城镇:“拥军门店”引领拥军优属新风尚 2023-11-10
- 砀山:薪火相传五百年 唢呐奏响“万家乐”
- 砀山县烟草专卖局:“四字诀”提升基层队伍“软实力”
- 砀山县朱楼镇:多办实事暖民心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 砀山县烟草专卖局“三点”发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 砀山县司法局:联合开展普法宣传 共护三省边界安全
- 砀山县砀城镇:“四员”培训全覆盖 食品安全牢记心
- 砀山县砀城镇:人大代表勤监督 当好安全“宣传员”
- 砀山县朱楼镇:开展警示教育 筑牢廉洁防线
- 砀山县朱楼镇:“庭院经济”快发展 建成增收“大风景
- 砀山县朱楼镇:知识测试“大练兵” 以考促学助振兴
- 砀山县砀城镇:“拥军门店”引领拥军优属新风尚
- 砀山县烟草专卖局多举措加强未成年人公益保护
- 砀山县朱楼镇:“三聚焦”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 砀山生态环境分局:阳光信访“四机制” 提升群众“满
- 砀山生态环境分局:“四强化”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
- 砀山县关帝庙镇:“干群夜话”筑起 防诈反邪“防火墙
- 砀山县周寨镇:开展“扫黄打非” 共筑清朗环境
- 砀山:薪火相传五百年 唢呐奏响“万家乐”
- 砀山:亚残运会冠军谢毛三与水结缘获新生拼尽全力终圆
- 砀山县砀城镇:亲子活动庆“重阳” 涌动悠悠“敬老情
- 砀山县关帝庙镇:“扫黄打非”进乡村 筑牢护苗家庭防
- 砀山县烟草专卖局:关爱老人扬美德 志愿服务暖人心
- 砀山县官庄坝镇:关爱活动送温暖 弘扬尊老爱老风
- 砀山县砀城镇:敬老传统“代代传” 老人共享“大锅菜
- 砀山生态环境分局:阳光信访“四机制” 提升群众“满
- 砀山:“博士科技专员”助力现代化建设提质增效
- 砀山县赵屯镇:“养老敬老”促和谐 提升老人幸福感
- 砀山县砀城镇:“拥军门店”引领拥军优属新风尚
- 砀山县关帝庙镇:“三聚焦”推进信用建设 助力基层社
- 砀山县周寨镇:老有所学 秋冬季保健知识讲座开讲了